額爾古納市是我國最北部的城市,它與俄羅斯隔河相望。在這個城市中有一個優(yōu)秀的特殊民族群體,這些人絕大多數(shù)身強體壯,頭腦聰穎,熱愛勞動,講究效率,性情樂觀豪爽,能歌善舞。從相貌上看,他們與漢族大有區(qū)別,明顯帶有歐洲人的某些特征;皮膚較白皙,眼窩較深,鼻梁稍高,頭發(fā)黑中略帶暗黃,眼睛多為暗褐色。仔細端詳,與漢族又有幾分想象。這便是華俄后裔,屬于俄羅斯民族。全市共有華俄后裔七千余人。主要分布在室韋俄羅斯民族鄉(xiāng)、拉布大林、三河及額爾古納河沿岸的一些村落。室韋俄羅斯族民族鄉(xiāng)是我國唯一的俄羅斯族民族鄉(xiāng)。當你走近他們,你仿佛是在讀一部額爾古納河畔百年史,他們會給你講述華俄后裔的過去和現(xiàn)在。你可以領略他們獨特的民俗風情……
形成原因
俄羅斯族的形成第一種情況:華俄后裔的形成可追溯到清初。康熙二十八年(1689),《中俄尼布楚議界條約》簽訂,條約以額爾古納河作為中俄兩國界河,自1860年起,沿邊大批俄國流民非法越界盜采黃金,而且范圍與規(guī)模逐年擴大,大量俄國移民流入額爾古納市境內(nèi),到1907年已達1000戶以上??側丝?000—5000人。第二種情況:俄國“十月革命”后,大批俄國人相繼越過額爾古納河來到本市定居。 大約在 19世紀下半葉,兩個巨大的移民流體在黑龍江流域、額爾古納。第三種情況19世紀末葉,隨著額爾古納河兩岸采金業(yè)的興起,不少原籍山東、河北等省的內(nèi)地人被俄國資本家招募為采金工。1900年前后中東鐵路施工時,又為內(nèi)地引來更多的華工,其中一些人后來流入俄國沿邊一帶從事采金業(yè),也有的給俄國官紳、富農(nóng)當雇工。由于這些華工絕大多數(shù)為獨身的年輕人,生活在俄國人之中,與俄國少女接觸日久“始而相交以為友,繼而相愛以為婚”,組成了混合國籍家庭,而所生子女則不可勝數(shù)。第四種情況中國成立后,中國發(fā)生了變化,一部分在俄華僑便主動回到中國生活,這是生活在中國的俄羅斯族的一部分;蘇聯(lián)紅軍戰(zhàn)勝沙俄后,建立了蘇維埃政權,這時中蘇之間便不能隨便出入境,有了嚴格的控制。蘇聯(lián)開展了對地主、富農(nóng)的批斗活動,一部分華僑和俄羅斯族怕挨批斗,便偷偷地帶著錢財和家眷跑向中國。
民族建筑
俄羅斯族人的住房被稱做“木刻楞”,房屋又高又大,單一木材構筑的房屋,分為臥室、客廳、廚房和儲藏室。木刻楞也有土木結構的,他們的住房都建在高高的臺基上,墻壁很厚,多在 50厘米以上。房屋呈四方形,房頂傾斜,有的上面還覆有漆著綠色油漆的鐵皮,正門前有門庭和圍廊,門內(nèi)有過道,過道兩旁是臥室和客廳。室內(nèi)的墻角有土坯壘砌的火墻。有的人家是大型壁爐,外包一層鐵皮,鐵皮上抹一層黑油,俗稱“毛爐”,是很好的取暖設備。室內(nèi)陳設比較講究,臥室擺放著木床或鐵床,鐵床欄桿雕有花草圖象,給人以古雅之感??蛷d里的桌椅多為圓形,也有方形的。雖是鋪地磚,但上面又鋪有地毯。
宗教信仰
宗教信仰方面俄羅斯族信仰“東正教”,也有極少數(shù)人信仰東正教的舊禮儀派。“東正教”又稱“東方正統(tǒng)基督教”,是三大主要教派之一,是世界性宗教組織。俄羅斯族的住房,絕大部分是木刻楞房。木刻楞房的墻體是用圓木(松木或樺木)垛成的,圓木和圓木之間用樹毛塞實。這種房屋,冬季保暖夏季涼爽,同其他住房相比具有明顯優(yōu)勢。
節(jié)慶活動
節(jié)慶活動方面,現(xiàn)俄羅斯民族中俄兩國的節(jié)日都要歡慶。但俄羅斯族的節(jié)日,則全部和東正教的十三大節(jié)日直接相關,是充滿宗教色彩的群眾性節(jié)日。其中,較大的節(jié)日有“圣誕節(jié)”或稱“主降生日”,“耶穌圣誕日”。這天除念圣經(jīng)祈禱外,教堂要插松樹枝等。各家也要插些樹枝。講究的室內(nèi)要掛滿五顏六色的裝飾品,圣誕樹上也要給兒童們掛滿玩具、糖果。還要烤制耶穌生日蛋糕,以表慶賀。因為“耶穌”誕生日恰好是星期天,所以終年凡逢星期天,必要慶賀。俄語稱“瓦斯格里仙尼”,意為“耶穌誕生日”,一般不工作。特別忌諱洗衣服,他(她)們認為洗衣服的水是最臟的。“巴斯克”節(jié)要持續(xù)七天,期間老人要給孩子禮物,青少年要給老人請安祝福。各家都備有豐盛的菜肴、點心等。他(她)們輪流做東,載歌載舞、開懷暢飲、通宵達旦。一些人搭起“秋千”,有的數(shù)對男女一齊上陣,民歌聲此起彼伏,到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。在“巴斯克”的第十天,是“拉古切里斯怪.兼”,是悼念已故親朋好友的日子。屆時,人們會帶上彩蛋、各式面包、糖果等去墓地,將彩蛋埋在墓前土中,將其它食品擺放在墓前,吃頓便餐。